黄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个方子专门治夏季暑湿病,效果比藿香正气 [复制链接]

1#
EDM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914.html

↑点击上方

“张胜兵中医”


  
   夏曲白芷加姜枣?感伤风瘴并能驱

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各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各二两,?藿香三两炙甘草二两半

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如作丸剂每服,6--9克。日二次。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1)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症见发热恶寒,头痛,胸脘痞满闷胀,舌苔白腻。


  (2)霍乱以及感受不正之气。


  暑季感寒为本方主证。内伤湿滞,脾胃不和,故胸脘痞闷,苔腻,为兼证。方中重用藿香辛温解表,芳香化湿,升清降浊,为君药。紫苏、白芷既助君药表散风寒,又可理气化湿,为臣药。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和中止泻;半夏曲、陈皮、厚朴、大腹皮行气化湿,和胃止呕,畅中除满;桔梗宣利肺气,载药上行;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解表化湿,升清降浊,为夏季常用方剂。

??

六和汤?

调和六气。(《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六和藿朴杏砂呈?半夏木瓜赤茯苓


  
  术参扁豆同甘草?姜枣煎之六气平


  
  或益香薷或苏叶?伤寒伤暑用须明

????缩砂仁?半夏?杏仁?人参?炙甘草各一两,赤茯苓?藿香叶?白扁豆?木瓜各二两,香薷厚朴各四两


  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祛暑化湿,健脾和胃。


  暑湿外袭,脾胃失和。症见霍乱吐泻,倦怠嗜卧,胸膈痞闷,头目昏痛,身体困倦,恶寒发热,口微渴,舌苔白滑者。

???暑湿感寒为本方主证。湿伤脾胃,故胸膈痞闷,霍乱吐泻,为兼证。香薷为“夏季麻*”,辛温发汗,芳香化湿,方中重用,可见暑季伤寒较重,为君药。藿香、厚朴化湿和中,外散表邪,为臣药。半夏、砂仁和胃止呕;人参、白扁豆补气健脾;赤茯苓、木瓜去湿渗湿;杏仁宣肺利气;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共为佐药。甘草益气和胃,调和药性,为使药。本方适用于夏秋之际,因饮食不调,食伤脾胃所致的胃肠病,症见恶寒发热,胸膈痞满,腹痛吐泻等症。

?

六和汤与藿香正气散均含藿香、半夏、厚朴、茯苓、甘草、生姜、大枣,皆可解表散寒,化湿和中,适宜于外寒内湿之霍乱吐泻。

六和汤重用香薷,配人扁豆、木瓜、人参等药,长于祛暑解表,补脾化湿,尤宜于素体脾胃虚弱,伤于暑湿之霍乱吐泻者;

藿香正气散重用藿香,配有紫苏叶、白芷、桔梗、大腹皮等药,长于解表散寒,理气健脾,尤宜于寒邪在表,湿阻气机之霍乱吐泻,症见寒热身痛,腹胀吐泻较显者。

六和汤重在“和”字。六和者,和六气也。盖风寒暑湿燥火,夏月感之最多,故用诸药匡正脾胃,调和六腑。脾胃调和,则六气无伤,故谓六和汤也。

用六和汤治疗夏季时病,常获良效,现收集相关病案几则附之于后,以便参考学习。?

???1.中暑高热

??孙某,男,16岁。于年6月上旬在麦收中出现发热、恶寒、头蒙等。当时体温39.4℃,村医予复方氨基比林肌注1支,体温少退。后用抗生素加激素于液体中静注3天,体温虽有下降,但仍反弹至38.5℃~39℃之间。于第5天来我院就诊。症见发热、恶风寒、咽痛、纳呆。查体温38.9℃,呼吸21次/分,心率次/分。X线透视:两肺影清晰。血检:白细胞/mm3,中性82%,淋巴18%。舌质红赤,苔薄*腻,脉浮数。证属暑邪内伏,外受风寒,暑为寒闭所致。治以祛暑解表,清热化湿。用六和汤加味。

?处方:藿香10g,香薷10g,砂仁5g,厚朴花10g,白扁豆30g,茯苓15g,炒杏仁10g,青蒿30g,连翘15g,生甘草10g,生姜5g,大枣3枚。水煎服。2日服用3剂。其父言服药半小时后,全身渐汗出,约1小时后,大汗出,体温降至36.8℃,3剂服尽,热退症除。

?按:此属暑湿无疑。因无伤气之症,故不用人参、白术;未耗阴伤筋,故不用木瓜,亦不用温燥之半夏;加用青蒿以冀辛凉透达,连翘以透肌热,香薷犹夏月之麻*,可使在表之风寒从汗而散。如此腠理启闭,内伏之暑湿有外透之机,自然汗出热退。

??2.湿困胃痞

?刘某,男,42岁。于年7月因饮食不洁而致胃脘痞满,不思饮食,频频欲呕。曾服用吗丁林与藿香正气片,未见效果。刻诊时见:精神不振,面色淡*,如有灰垢,时按胃脘,食欲不振,纳谷不香,舌苔白厚腻,脉弦缓而滑。脉证合参并结合病史,显系暑月伤食所致。脾被湿困,胃气失和,中焦气机痞塞。治宜健脾和胃,佐以醒脾消食。方用六和汤合三仙饮加减。

??处方:藿香10g,清半夏10g,炒白术10g,砂仁5g,厚朴花10g,炒杏仁10g,白扁豆30g,生山楂15g,神曲10g,生麦芽15g,代代花10g,生甘草5g。水煎服,一日1剂。服用6剂后,症状消失,改取适量鲜荆芥、鲜香菜(切断),沸水冲饮,以除余邪。

?按:本案因夏月伤食而致,食滞中焦,使脾胃升降失和。方取六和汤芳香醒脾,苦温除湿,辛温理气之品,另加消食化滞之三仙饮,使脾湿运化,胃气和降,食滞消散,中焦升降有序,自然饮食无恙。后用荆芥、香菜,均取鲜品,其芳香开胃之作用突出。沸水一冲,香气大出,频频饮之,既可解暑,又能促进食欲。

??3.暑湿泄泻

??张某,男,30岁,手工业者。于年8月中旬就诊。患者每日外出走村串巷,3天前因饮生水而引起腹痛,泄泻,一日十余次。症见腹痛,肠鸣,随之泄泻清稀便,伴有下坠,恶心欲呕,两腿酸困懒动,舌苔白滑,脉弦细数。未诊前曾服用*连素、-2,症状如故。查大便常规:黏液(++)、脓细胞(+)、红细胞(-)。证属暑湿泄泻。法当健脾和胃,温中止泻。方选六和汤合理中汤加减。

?处方:藿香10g,苏叶10g,砂仁8g,清半夏10g,白扁豆30g(炒)、厚朴花10g,木瓜15g,*参15g,炒白术10g,淡干姜10g,炒山楂30g,生甘草10g。水煎服。一日1剂。两次煎取药液ml左右,温服,频频饮之。服用1剂后,大便次数减为日5、6次,3剂服尽,大便日2次,腹痛明显减轻,但仍有下坠之感。遂于上方加升麻5g,柴胡5g以升举清阳,继服5剂,症状全除,饮食正常。

?按:此案为暑月伤饮证。由于冷水寒凉,伤于脾阳,致脾阳失却散精之功,反执寒湿行事。使大肠传导之职失常,引起暑月腹泻。六和汤具有调和脾胃,温中整肠之功。惟嫌力弱,故加淡干姜温中健脾,炒山楂酸收止泻。服用3剂,效果显现。

??

张胜兵中医作品七部,淘宝京东有售!挂号张老师,可获取签名书以及与张老师合影留念!

????4.湿热耳蒙

?周某,女,23岁,公务员。于年夏季因感冒而发热恶寒,治愈后罹患耳蒙,听力减退,两耳如有物堵,时似有风吹树叶声,曾用维生素、谷维素及龙胆泻肝丸、磁朱丸治疗,症状如故。纯音听阈测定:双耳轻度传导性耳聋。诊时已患病月余,视舌苔白腻,浮有*苔,脉弦缓。结合病史与发病时间,考虑为湿热上蒙清窍,在表之暑湿虽减,但上蒙之浊气未退,清阳被阻,故当升清降浊法,选六和汤加减治之。

?处方:*参15g,炒白术10g,藿香10g,清半夏10g,木瓜10g,白扁豆30g,茯苓15g,炒杏仁10g,厚朴花10g,柴胡5g,石菖蒲10g,蝉衣1g,生甘草10g。水煎服,一日1剂。服用5剂,物堵之感有所减轻,言“两耳好像通气了!”后加入冬瓜皮、丝瓜络二味,继服10剂,物堵之感与风吹树叶声均失,惟听力未复原,继服8剂,听力恢复。纯音听阈测定:双耳恢复正常曲线。

按:耳为清窍,《内经》有“清阳出上窍”之说。若清阳不升,浊气上蒙,闭塞清窍,就会出现耳蒙或耳鸣等症。考六和汤既有升清之参、术,又有降浊之半夏、杏仁等。笔者加入石菖蒲、柴胡、蝉衣等,义在助清阳之升,并开启耳窍。后用冬瓜皮利湿而不伤阴,丝瓜络开窍而不伤气。若单从相火上越与肾水未充去论治,必不中的。

5.伤暑夹积

闵某,男,5岁。年6月25日首诊。患者素禀先天不足,常患感冒,腹痛泄泻。此次正值盛暑,偶因纳凉冷浴,未及半日即发热腹痛,泄泻不止,四肢微冷,两日不思饮食;舌苔*腻,小便短*;泻下质稀色*,气浓腥臭;指纹紫暗,脉来浮数,此伤暑受凉,内夹积滞也。治宜祛暑消积,方用六和汤加减。

处方:藿香6g,厚朴6g,扁豆6g,白术6g,车前子9g,滑石6g,麦芽6g,甘草1.5g,茯苓、陈皮、木瓜各6g,香薷1.5g,1剂。

6月27日二诊。上药服下微汗出,热退溺清,泄泻已止,尚不思饮食,精神微烦。复拟健脾益胃、清热利湿法,仍以原方加减。

处方:白条参6g,白术6g,*参6g,陈皮3g,砂仁6g,谷芽9g,*芩6g,滑石6g,甘草1.5g,车前子6g,2剂。此例伤暑夹滞证共二诊3剂,病去身安。

6.暑湿困体

曾某,男,38岁,工人。年8月3日往诊。

脉象细缓,两寸微数,两尺兼滑,舌质暗,苔薄白,津不足,患者身觉微热,胸脘烦闷,体困乏,肌肤急紧,头面浮肿,饮食乏味,精神不振。已在某卫生院诊治,疑为“风湿性心脏病”,经服中西药半月余,未见转机。据余所诊,此乃暑热内伏,湿邪外束,郁遏气营,以致三焦气化失常,因而出现上症。治宜宣散温化、清暑益气法,用六和汤加减。

处方:香薷2.1g,藿香6g,木瓜9g,厚朴3g,扁豆9g,朱茯苓12g,沙参30g,*芩9g,麦冬9g,瓜蒌12g,甘草2.1g,温服取微汗。

8月6日二诊,上药服头剂即得微汗,2剂皮肤紧、胸闷显轻,诸症均有好转。更拟养阴益气法,用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处方:白条参15g,五味子6g,麦冬9g,生扁豆9g,柏子仁、生酸枣仁、枳壳各7.5g,朱茯苓12g,柴胡4.5g,*芩、砂仁各6g,车前子12g,甘草3g,木瓜9g,厚朴2.1g,陈皮3g,3剂。

随访,上药服后诸恙悉除,至今已3年余心身无恙。

张胜兵本人第五个

张胜兵私人助理

////

特别说明:张胜兵有五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