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材种植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复制链接]

1#

竹溪县丰溪镇位于鄂陕渝三省市交界处的大巴山脉腹地,地处北纬31至32度之间,河谷幽深,昼夜温差大,森林覆盖率达到82.6%。生长各类中药材多种,是秦巴山区的“药材之库”。北距竹溪县城公里,西到陕西镇坪54公里,西南距重庆市巫溪县城98公里。全镇版图面积平方公里,是全省版图面积最大的乡镇之一,辖17个村、64个村民小组、户人,耕地面积2.76万亩。


  丰溪具有发展中药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溪山场面积58万多亩,最低海拔下坝村米,海拔最高处光顶山海拔米,平均海拔米左右,年平均降雨量毫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全镇药用野生植物资源有多种,道地性强,其中珍贵药材就有黄莲、天麻、当归、杜仲、冬花、玄参、桔梗、梭椤等20多种,素有“黄连之乡”“高山药库”之称,是全县药材产业的核心种植区和主要集散地。丰溪中药材品质优良,这里出产的黄连、天麻、重楼、梭椤、葛根、玄参等很多药材的主要成份含量和品质均高于和优于其他地区同类产品,以丰溪为主产区的“竹溪黄连”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纳入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丰溪镇具有发展中药材的优久历史和种植传统。从有历史记载开始,药材就是丰溪人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这里几乎人人识药,家家种药。明清时期,随着古盐道的形成,丰溪成为鄂川陕三省重要的药材集散地,一直延续至今。


  目前,丰溪镇已有药材基地3万多亩,其中黄连、杜仲、梭椤、厚柏等多年生药材基地2万余亩,党参、玄参、独活、冬花等一至两年生药材基地8千余亩,川贝母、重楼等珍稀药材种繁和野转家试种基地2千余亩。现有中药材企业1家,专业合作社10余家,药材经销商15家,从业人员多人,年集并外销丰溪和周边地区药材多吨,年销售额达到万元以上,在安徽亳州、河南禹州、河北安国、重庆花池等地设有丰溪药材销售点;与云南白药、武汉爱民、广州药业、云浩药业等知名药企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白露过,秋风凉。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盘旋而上,站在海拔米的竹溪县丰溪镇辽叶黄莲基地眺望,远处云雾缭绕,山峦叠嶂,俯望山脚,0多亩梭椤长势旺盛,挂在枝头的梭椤随风摇曳;多亩黄莲翠绿依旧,几十个药农手拿药锄,背着背篓,唱着山歌,正在收获黄莲。


  看着漫山遍野的药材,辽叶村党支部书记李登葵掰着手指在算今年收入账,全村户家家户户都种的有药材,人平收入早已超过元,今年仅药材一项人平能增收元,还不算在合作社的打工收入,0亩梭椤还有3年就到了丰产挂果期,到那时家家户户收入更可观。李登葵说:“辽叶村靠药材脱贫了,辽叶村人不能忘记刘才可和他的药材专业合作社。”


  鸡心岭脚下的界梁村药材加工厂一派繁忙,20多个农民正在挑选去杂,分类打捆,正在忙着给一千公里之外的广药集团预订的50吨药材进行初加工。


  竹溪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竹溪药材品质好,名声在外,就是零打碎敲,啥药材都有,大药厂来收购,小车装不下,大车装不满,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如何把自然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推进竹溪药材产业化,竹溪县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开展合作,出台得力措施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县里成立了药材办公室,每发展一亩药材经验收合格后奖补元,从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中对基地、仓储、加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丰溪镇农民刘才可从年在辽叶村成立了第一个药材专业合作社,在辽叶村发展了0亩梭椤和亩黄莲,现在已于全镇17个村多农户签定了药材种植合同,采用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模式,种植药材面积达1.5万亩,合作社与全国20多家制药企业签定了供货合同,一头联基地,一头联市场,使深山药材销往全国。


  如今的丰溪镇全镇80%的农户种植药材,总面积达3万多亩,全镇药农光种植药材收入年均每户达3万元以上,丰溪镇已成为鄂渝陕毗邻地区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集散地。


  从年到现在,竹溪县用好用活财政涉农资金投入药材产业发展资金共计余万元,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创新特色产业以奖代补机制,采取村申报,镇审核,县验收,奖补资金直达市场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撬动了民间资本,唤醒沉睡的资源,激活了农村经济,走出了药材产业化的蝶变之路。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使药材种植合作社已发展到多家,并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使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聚集在药材产业链上的农民越来越多。截止目前,全县已建立药材基地达15万亩,药材年收入2亿多元,1万余农户2万多农人依靠中药材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下一步,将发挥优势产业,一是完善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加强中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搞好中药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不断壮大药材产业规模。争取用三年时间,新发展中药材基地亩以上,药材累计面积达到4万亩左右,其中梭椤基地0亩以上,打响中国梭椤之乡品牌。二是强化药材产业科技支撑。聘请专家对镇主导中药材进行把脉问诊,开展专项研究和技术培训。在此基础上,培育一批本土技术人才。积极开展与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互惠协作,在丰溪创办、领办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研究基地、种繁基地和野转家试种基地,研究推广中药材生产技术。三是大力培植市场主体和中介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个人、集体、单位创办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物资供应、技术指导、药材购销等服务。大力发展“订单”生产,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形式,把农民和药材经营销售加工企业联系起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有机体。全面培植电商、小型药材经营户、加工户,不断活跃药材市场。四是不断延长药材产业链条。制定更加优惠、更加灵活的政策,吸引药企药商到丰溪建基地、办企业。加大药材产品开发应用力度,开发一批保健饮品、食品,延伸药材产业链条。挖掘和整理中医药地域文化,建设观赏型药材园,开展种药、采药和中药食疗体验,提升中医药产业的文化内涵和产业效益。

来源:光明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